close

  地方志說
  廣州是個位於河海之間的城市,河涌水道與商業的結合,形塑了廣州城千年的繁華。高第街位於廣州內城之南(羅城內),毗鄰玉帶濠。宋代以降,得益於玉帶濠內聯六脈水渠、外通珠江航道的便利交通,高第街一帶逐漸成為廣州城商業繁華之地。在清代《番禺縣續志》記載中,就稱高第街“素稱繁盛”。18世紀前後,負責粵省鹽務的公所設置在高第街,富足的鹽商紛紛在此修建深屋大宅,成為鹽商聚居的商業旺地。乾嘉之際,許氏家族從澄海遷來,因販鹽之利,在高第街繁衍生息,許氏家族之人出將入相、執鞭杏壇,成為橫跨政、商、學三界的廣州大族。民國之後,隨著鹽業制度的改變,高第街不再是富賈鹽商聚居之地,成為經營服飾、衣帽、百貨的商業中心。據1928年高第街路面改造測繪圖顯示,自起義路以東高第街的585米街道上,排列著鞋店、綢緞行、藥鋪、洋貨店等278間商鋪。與此同時,民國時期掀起的拆城築路熱潮,也在改變著高第街的空間形態。街內道路主動與新式馬路連接,更加暢達;華僑資本也開始註入高第街,福匯公司、美洲同盟會館等機構進入,西式洋樓也給高第街區帶來新的景觀。1980年,經過一段時間的商業沉寂後,高第街成為全國第一條經營服裝的個體戶集貿市場,與廣州一起迎來了新的商業繁榮時代。而高第街經營的商品,仍然延續了民國以來的布匹、服裝、鞋帽、百貨。商業的力量在此延續,廣州城的歷史在此沉澱。
 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陳喆
  從廣州越秀山俯瞰,順中山紀念碑遠眺而去,高第街正好處在古廣州城中軸線上。
  這是一片榮耀與繁華之地。
  乾隆年間,澄海人許永名來到廣州高第街打拼,於是有了許地。在時代的浪潮中,這裡走出一位位叱吒風雲的人物,由此有了“廣州近代第一家族”的百年傳奇。
 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里,高第街率先成為廣州最早的私營服裝商業街聞名全國,一里長的街道店鋪林立,人如潮涌。
  如今的高第街已洗盡鉛華,回歸平靜。歷史年輪碾過,這條千年老街上的浮沉往事說不盡、道不完。
  “第一家族”傳奇誰人知
  浮沉千年的高第街上,如今活躍著90後、80後的年輕面孔,很多人並不知道這裡的往事,並不知道那些破敗的大宅里曾經發生的傳奇,他們或許津津樂道於馬雲的商業成功和財富帝國,卻不曾留意身邊的許地,這裡曾經誕生過“近代廣州第一家族”的顯赫傳奇。
  從北京路轉入高第街,臨街的商鋪櫛次鱗比,店鋪里以專營女性的內衣、絲襪等物品為主。說起高第街的由來,忙於生意的店家伙計們大多搖搖頭說不知道,轉身應付起客人。
  地方志辦的專家告訴我們,關於高第街名字的來源舊方志中存在很多種說法。有說此街建於宋代,當時瀕臨珠江,附近建有市舶亭,街中為富商聚居之地,多為高門宅第,因而得名。清代也有一說,街名與明代著名畫家李子長有關。相傳李子長畫鳥會飛翔,畫魚會游水。他長寓居高第街,與他同時代的禮部尚書霍韜曾說他是“白沙子高弟也,今城南高第里是其故居,即以先生得名也”。得名說中流傳較廣的還有小乞丐“高弟”的故事。
  在廣州地方史研究專家看來,第一種說法相對符合史實,因為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,唐代丞相張九齡的後裔張子頤在宋代時從故鄉曲江遷來廣州高第街,高第街在宋代就已經存在。
  兩百年前的廣州,一個商人的家園夢,成全了一條高第街。乾隆年間,許永名從潮州澄海到廣州經營小生意,居於高第街,娶妻黃氏,生下3個孩子。許永名死後,家中生活困難,長子許拜庭13歲到鹽店當童工,因勤懇忠誠,得老闆重用。一次隨船運鹽,遇大風浪,經他鼓勵下全船人力鬥風浪,終脫險安全運回一大船鹽,老闆獎勵他部分股份,從此名揚全行,後來許拜庭成為廣州四大鹽商之首。當時海盜猖獗,許拜庭集資出力剿匪,大獲成功,他因此事受到嘉慶皇帝嘉獎,獲封“中議大夫”。
  1810年前後,許拜庭選定高第街作為許氏家族的永久性居住地,之後不斷修祠建宅,逐年擴充。這一選擇,不僅僅是以居住作為唯一目的,更想將來在此建立家廟,讓子孫得以代代祭祀祖先;既為商業上的方便,更是為了以高第之名鼓勵子弟習儒入仕,光耀門楣。從此,這一帶得稱“許地”。
  故事的發展一如許氏遠祖的最初設想,許家成了“近代廣州第一家族”。中國巨變,風起雲涌間,這裡走出了一位位叱吒風雲的人物:“三進三出”的中山大學前校長、教育泰斗許崇清,“紅頂紳士”許祥光,“紅色英烈”許卓,浙江巡撫許應鑅,一品大臣許應騤,孫中山麾下第一驍將、粵軍總司令許崇智,航空專家許錫纘,魯迅伴侶許廣平……這個家族從鴉片戰爭、太平天國直至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,各個時期都有地位相當重要的人物,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產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。中山大學歷史系邱捷教授曾如是評價:“像這樣的家族,在廣州目前恐怕找不出第二個。”
  尋訪許地,仿佛走入一處錯綜複雜的民居迷宮,原來許地古老的牌坊經歲月侵蝕,已被雜草和風霜重新雕刻。或高或矮的老宅密集地鑲嵌,又在狹窄曲折的巷道連接下仿佛有著自己的章法和規則。200多年來,家族葉脈不斷分支,居住屋舍一再重新分割,使許宅結構多了複雜與神秘的意味。
  坐在許家老宅門口,81歲的王阿婆緩緩地跟記者講述著許地的往事。王阿婆的丈夫許錫申是黃埔軍校14期的學員,參加過抗日戰爭,去世前還保管著許家的家譜。許錫申兒時經常跟隨母親到白雲樓看望魯迅和許廣平,土地改革時期,許廣平曾回過許地,姑侄倆還一起吃了頓家常飯。
  通達四方的許地,在許錫申看來,比《紅樓夢》大觀園還有趣。孩子們在宅院中打龍眼、摘枇杷,有時也會跑到熱鬧的高第街、北京路去玩。即使是下雨天,遮雨的屋檐讓孩子們跑遍大宅也不淋一滴雨。
  韶華遠逝,昔日的繁囂與榮耀已成雲煙。後人們已經四散移居到城市各個的角落,有些甚至遠渡重洋。
  在錯綜複雜的巷弄中穿梭,出出入入的大多是講著普通話的年輕人,地上不時能發現用於服裝包裝的紙盒和塑料袋,不少民居門口更是堆放著一大袋打包好的貨物。大部分房屋都出租給了附近的商鋪作為倉庫了。
  這裡不時會有探訪者前來。許地41號后座,許家祠——拜庭許大夫家廟成了退休老人的活動室,院子被一道鐵門鎖上。推開鐵門,是石板鋪的寬敞的外廳,瓷磚牆上掛著“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、“許地星光老年之家”等牌匾。掛著許家後人團聚照的家廟大堂里,幾個當地老人正在打麻將。一提許家,活動中心負責人脫口而出“廣州第一家嘛”。
  黃金時期一天客流20萬
  1984年上映的著名電影《雅馬哈魚檔》里,海仔是高第街個體戶的一個代表,通過自食其力致富。導演張良後來回憶說:“很多青年看了《雅馬哈魚檔》到廣州,一定要到高第街,一定要看看廣東改革開放什麼樣,來了以後信服了。”
  走出許地,當下的高第街依舊喧囂。在街道上,不時地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“國際倒爺”們拿著記著商鋪號的便簽紙,一進店鋪就高喊“my friend”,有的甚至會用粵語嫻熟地問“幾錢”、“平點啦”。
  一位黎巴嫩女商人告訴記者,選擇在廣州做生意就是聽朋友介紹這裡有個高第街,算上轉兩次飛機的費用,在這裡拿貨仍然很便宜。4年下來,她已經在高第街附近建了一個工作坊了。
  穿過厚重的歷史煙塵,是這條街道傳承數百年的商業血脈,這是高第街的另外一面。方志記載,自清末開闢馬路後,此街就規定不准通行汽車,因而可稱是廣州市的第一條商業步行街。
  從清朝開始,高第街就經營鞋類、頭繩、梳篦、布匹等,但凡婚姻嫁娶,都能在高第街買齊所需嫁妝。建國前,高第街是廣州著名商業中心之一,一里長的街道店鋪林立,是廣州有名的日用百貨的集散地。
  高第街商會會長李漢標在高第街做了20多年生意,很多人都熟稔地稱他標叔。時至今日,標叔還清楚地記得自己22年前第一眼看到高第街時的情景,“人太多了,從北京路口擠到起義路口要半個小時”,他為這裡的繁華而驚嘆。
  早在1980年10月,高第街作為廣州市第一個工業品市場正式開設,也成為了全國第一條經營服裝的個體戶集貿市場,服裝批發商們從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涌來。許多外國商人只認識中國的兩條街,一條是武漢的漢正街,另一條是廣州的高第街。
  “那時路的中間還有一行車仔檔,路窄檔口多,顧客只要來一個地方就可以買到所有的貨。”店家齊叔回憶說,1986年前後是高第街的黃金時代,一天客流量高達20萬人次。
  標叔說,改革開放初期,由於沿街的鋪面背後幾乎都是家庭小作坊,前面吵吵嚷嚷做生意,後面直接敲打、縫補。布料、絨線、成衣,要多少給你做多少,價格還比國營商店便宜,深得附近居民喜愛。與還在櫃臺里賣衣服的其他大百貨公司不同,高第街的檔口很早就開始讓顧客自由試穿、選擇貨品了。
  昔日百貨雲集、人聲鼎沸的高第街,如今卻是另一番光景,今天的高第街已經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“內衣一條街”,幾乎所有店鋪賣的都是內衣褲、泳衣、皮帶等小配飾。
  與昔日的輝煌相比,如今的高第街雖然仍是人來人往,卻只有原來鼎盛時期的三分之一,原本30分鐘才能走完的高第街,如今用10分鐘便從頭逛到尾。從前叫賣聲此起彼落,如今卻只能聽到運貨的手推車與石板路摩擦的隆隆聲。高第街的店鋪有了收銀機,添置了電腦,但卻少了令“老廣州”回味的風情。
  “店面搬來搬去,高第街的品牌沒有得到比較好的傳承。”標叔唏噓不已,“這幾年店租上漲、人工上漲,很多店家都會把店面的一半轉租出去。”而隨著附近的大型服裝、百貨批發地的出現,高第街競爭優勢正在下降。
  今年8月,標叔和高第街的資深商戶們籌建了高第街商會,商人“抱團”謀發展,期待著這條老街新一輪的振興。“我們幾乎各個都在高第街做了20多年生意,雖說不是本地人,但時間太久大家都有感情,不能看著高第街越來越退步。”
  如今的高第街牌坊整飾一新。在高第街守了十幾年的本地人、外地人期待著這裡重現昔日輝煌。
  ■記者手記
  老街興衰背後窺見城市氣質
  在《長恨歌》里,王安憶這樣描述上海底層卻又最壯觀的房屋景象——弄堂,“感動來自於最為日常的情景,這感動不是雲水激蕩的,而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。這是有煙火人氣的感動。”走在熙來攘往的高第街,尋訪許地,追憶高第,從一個家族的浮沉和一條街道的興衰之間,我們將腳步放慢,用心去聆聽歷史的回聲,我們感知的是廣州這座城市煙火人氣帶來的感動。
  這煙火人氣來自於這座城市的海納百川、開放兼容。從許氏家族的興起,到後來高第街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繁華,這座城市接納著無數人的夢想,讓安居樂業的夢想在這裡落地生根。這是一個“不設防”的城市,這裡是長盛不衰的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,是我國最早開放的城市,直到今天,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還在廣州舉行,世界各地的人來廣州經商創業發展。這根精神紐帶不應因為任何原因而褪色或被淡忘。
  這煙火人氣來自於這座城市浸潤的商業文明和市場意識。伴隨著改革的潮流,廣州在千年商都生意長盛不衰的基礎上走上了快車道。市場經濟需要的良好的經商環境,廣州人溫和而有誠信,相信和氣生財,公平交易,買賣不成仁義在。與此同時,市場經濟充滿了競爭,廣州人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和創業精神。這種打拼實幹的精神,使廣州人勇於探索和嘗試,為理想的實現執著追求。在高第街上,我們可以找到這種精神氣質留下的深刻烙印。
  回望高第街的歷史,我們清晰地感知這裡曾經的活力與生機。從嶺南小街到繁華巨變,再到鉛華洗盡,高第街在歷史長河中變遷,卻始終濃縮著這座城市的脈搏和氣質。這份最本質的氣息不應該被忘記,而更需要在重新演繹中被不斷記取。
  分享地名背後的故事
  您是否瞭解,您身邊街道背後不為人們熟知的故事和歷史?您是否還記得,這座城市的街巷曾經帶給您記憶和感動?寫下它們吧,與我們一起分享這份記憶與情懷。
  我們期待您,與我們,與城市,一起分享您的故事。
  請@南方日報或投稿至信箱gzdmgs@126.com。
  ■見證者說
  當年能在這裡開鋪很有面子
  “逛街要趁早,不然人多到要打尖(插隊)才能擠進去。”談及高第街的鼎盛時期,陳姨笑稱和現在春運差不多。
 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,七八米寬的高第街兩旁都是店鋪,街道中間是用鐵絲隔開的“車仔檔”。“鋪位都是一兩平方米,整條街密密麻麻都是店鋪,估計有1000多檔。”陳姨回憶道。“雖然地方小,人又多,但是有著濃濃的廣州味。”陳姨告訴記者,她的媳婦是外地人,為了讓她瞭解本地文化,她還專門帶她來高第街領略廣州味。於陳姨而言,高第街承載著廣州文化。
  微型褲、喇叭褲…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潮流服飾都是高第街的熱銷商品。“我年輕時還專門從海珠區坐車來這裡買喇叭褲,這裡承載著我的年輕歲月。”年過半百的林姨說到當時“淘寶”的經歷時,情緒頗為激動。“短短的街道,我和朋友一起可以逛一天。雖然每次來都要轉很多次車,路上很辛苦,但是買到便宜又好看的衣服覺得很滿足。”在她的記憶中,高第街充斥著各種聲音,叫賣聲、送運貨伙計的吆喝聲、討價還價聲、還有人們的聊天聲,此起彼落“很吵也很熱鬧”。
  相比愛逛街的林姨,娥姐說,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這裡有一間自己的店鋪。改革開放後,商品流通實行價格雙軌制,廣州個體經濟發展活躍,又占盡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。新潮的貨品、低廉的價格使高第街客源滾滾,個體經營戶賺得盆滿缽滿,許多人更是淘得了第一桶金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娥姐在高第街經商的朋友成為了眾人羡慕的“萬元戶”。
  “鋪位緊缺,好不容易空出一個位置,就有很多人‘打破頭’去爭取。那時,能在高第街開鋪是很厲害、很有面子的。”於她而言,高第街承載著一個時代的夢想。
  策劃:薑玉龍 黃小晶譚亦芳 鄭佳欣
  統籌:鄭佳欣 陳文敏
  撰文:南方日報記者 鄭佳欣 實習生 楊雪瑩 張意珠
  攝影: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 (原標題:盛衰高第街浮沉當年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gmboa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